10月11日晚8時許,由中國科學技術館與中國煤礦文工團攜手打造的沉浸式舞臺劇《華夏之光——文明的燭火》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上演。
舞臺劇《華夏之光——文明的燭火》以“天關客星”與“蟹狀星云”的古往今來為引,通過多維度舞臺設置和具有強烈科技感的戲劇表達,生動地講述中國古今科學家的故事。本次演出在原版基礎上編創(chuàng)升級,進一步深化了科學家精神的代際傳承與接力發(fā)展。該劇巧妙運用聲、光、電、舞、美等多種藝術手段,營造出既古典又現(xiàn)代的獨特氛圍,觀眾在享受視覺與聽覺雙重盛宴的同時,能夠深刻理解科學精神的傳承與發(fā)展,感受當代科技工作者萬眾一心實現(xiàn)科技自立自強的堅定信念。
據(jù)了解,《華夏之光——文明的燭火》圍繞一位年輕記者齊觀展開。齊觀深度參與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“拉索”的建設報道,見證了“拉索”捕獲來自“蟹狀星云”超高能光子信號的歷史性時刻。正是這次“捕獲”,觸發(fā)了一場時空穿越之旅。齊觀來到北宋,親歷蘇頌等科學家對“天關客星”的觀測與記錄。面對天象異變,蘇頌堅持科學精神,力排眾議,為觀測浩瀚宇宙、探索未知,全力推動“水運儀象臺”的研制。
古今對望,科學家追光而遇,沐光而行。那束穿越時空的光,不僅是宇宙的星光,更是一代又一代科學家靜心篤志、心無旁騖、獨創(chuàng)獨有、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造、探索未知、艱苦奮進的精神之光,照亮人類前行之路。
據(jù)悉,《華夏之光——文明的燭火》“科學家精神”主題西藏專場巡演活動演出時間從10月12日持續(xù)到10月17日。具體演出場次大家可關注“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”公眾號推出的公眾專場預約公告,屆時可免費觀看。